喜迎二十大·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丨兴神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滋养文明新风
来源:    时间:2022-09-30 11:00    作者:孟轲 张霞

   

  开展“写春联 送温暖”活动 

  

  开展文明祭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互助友善”道德讲堂活动 

  

  开展第二届“邻里一家亲”慈善互动“端午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改进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面向社区广大居民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明文化传的思想阵地。神木市麟州街道兴神路社区通过不断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打造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断培育文明新风尚。

  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 

  兴神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培训室、图书室、活动室等。以城市社区治理专职工作人员为主导力量,吸纳社区团干部、乡贤人士、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创业返乡员,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涵育滋养文明新风、劳动技能培训六大工作任务开展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 

  兴神路社区新时代讲习所,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是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也是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双报到”单位、爱心企业等举办理论讲堂、政策讲堂、法制讲堂、道德讲堂、健康讲堂、实践讲堂六个讲堂,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成为传播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主阵地,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强音的场所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兴神路社区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行“社工+居民+志愿者”的新模式,建立了2支服务队、12支服务分队、12个小区服务点、2个服务基地6个服务协会、4服务共建单位组建了由755位爱心志愿者和225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截止20228月在全国志愿服务网志愿服务时长达323416.0小时。积极尝试“社区+项目+岗位”三位一体的新思路,设置了社区党建引领岗位、精神文明示范岗位、安全生产监管岗位、基层治理参与岗位、困难居民帮扶岗位、卫生健康服务岗位、社情民意收集岗位、社区教育宣传岗位、民事调解维权岗位、文体活动先锋岗位、公益服务模范岗位和疫情常态防控岗位12个志愿服务岗位,培育72个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推行“雷锋+结队+接力”的工作新方法,着力打造“困难居民帮扶”“民事调解维权”“社区教育宣传”“公益服务模范”等10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推进社区“雷锋式”365便民服务、“居民微心愿”“移风易俗树文明”等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 

  兴神路社区制定新时代学雷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时尚达人”评选办法,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参照考评办法,通过邻里互助、美化环境、活跃文化等主题志愿活动,对社区志愿者进行量化考评,考核评定类型有周时尚达人、月时尚达人、季时尚达人和年时尚达人,目前,共评选出60位月时尚达人,24位季时尚达人,5个先进集体和9位年时尚达人。通过“时尚达人”评比活动,积极宣传“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学雷锋慈善志愿服务理念,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下去、接力下去,吸纳更多热心志愿服务的群众到队伍中来,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 

  微网格-聚情爱家。兴神路社区组建了一个 “小管家”团队。通过整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辖区派出所治安人员、司法人员、楼栋党员、社区志愿者“一管五员”为主体的“社区管家室”,并将以上人员编入到13个网格中,成为网格小管家”团队,由小管家负责网格内居民纠纷、民意诉求、各类动态情况,比如哪家有家庭纠纷或者邻里纠纷,就通过这个团队进行调解。针对网格化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利用“党建引领、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探索推进“民呼我应小哨音”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和专业调解能力等优势资源,畅通服务居民渠道,直接帮助居民解决问题、调解纠纷。 

  微力量-聚力建家。为了让社区组织强大起来,社区推行“组织+”建强组织核心。工作中,结合社区“大党委”建设,整合辖区十几个共建单位、文明单位、居民、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按时开展周五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创文宣传活动、平安社区创建等。同时,统筹“平台+”,凝聚党群力量。投入20余万元加强阵地建设,统筹建立北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并先后建成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图书室、爱心加油站、健康义诊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网红打卡彩虹墙等多个平台。 

  微治理-聚心管家。为让社区环境亮起来,社区采取政府投入、社区引导居民自愿参与的形式,先后投入10多万元,启动“旱厕改水厕”“微改造”惠民工程,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修建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广场、铺设青石板人行道约4793平方米、景观绿化1.8万平方米、喷刷墙面10556余平方米、规整店牌385平方米、捆扎电线7585米,粉刷美化居民单元楼道228个、交通林停标志牌20个,有效解决了雨天积水出行困难、小区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美化;在辖区内治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装无线高清视频探头,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和心防的“五防”机制。 

  微心愿-聚人富家。社区采取建立微心愿墙和党员亮身份进门“听你说愿望”的方式,将居民的需求变成服务的内容,同时畅通社区面向困难群体和帮扶对象的“社区救助机制”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和特殊群体的“社区关爱机制”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再就业服务机制”,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不断形成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联动、社会捐助与民政救助结合、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共参与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让服务更加有温度。 

  微活动-聚智新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兴神路社区以文化惠民聚人心,以社区居民公约、道德模范事迹、精神文明建设、普法等为主要内容,通过道橱窗、标牌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同时,社区还不定期开展活动助民暖人心,推动“守望邻里·乐享学堂”服务项目,在社区定期开设老年人健康讲堂、剪纸培训、安全讲座、常规检查诊疗等,惠及居民1000余人。 

  兴神路社区依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传播新思想、弘扬正能量,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居民心中。 

  编辑:张霞